古人稱某種動物「形似瓜字,而有角如牛者」,意思為這種動物像似長著「牛」角,身形像「瓜」,取瓜的音,這就是我們所熟悉「蝸牛」名稱的由來。

 非洲大蝸牛貼圖一.jpg

    蝸牛在動物學分類上屬於「軟體動物」中的「腹足」類,擁有柔軟的身體及腹部形成的腳。牠們雖身體柔軟,但身上背了個像瓜般的殼作為保護構造,遇到危險時全身馬上縮入躲避敵害,沒有危險時才伸出頭部和腳部,重要的內臟還是包被在堅硬外殼中。頭部長有一對或兩對細長凸出的角,稱為「觸角」,是嗅覺或視覺的重要器官。我們熟知的海螺及淡水螺都屬這一類,而蝸牛是指侷限生活於陸地的種類。

    台灣蝸牛種類繁多,目前為止記錄超過280種以上,特有的種類超過七成!但因為活動緩慢,分佈地點通常很侷限,想要看到特殊的種類可要到特別的地點去,不過也有幾種是廣泛分布的種類,其中我們最熟悉、最大型且最常看到的蝸牛可能就是「非洲大蝸牛」。

    非洲大蝸牛原產東非馬拉加西(Malagasy),十九世紀初開始入侵東南亞而至全世界。台灣是在日據時代(民國22年),由日本人下條久馬一從新加波引進,初時是為了螺肉食用而養殖,但也許不符合大眾口味,後來散逸到野外,危害蔬菜及果樹,造成農業極嚴重損失,成為惡名昭彰的外來物種之一。但其實台灣人還是持續利用著,一般山產店的炒螺肉,炒的就是非洲大蝸牛,雖然過去台灣人不習慣這種肉質、赤褐色的蝸牛肉,但在山產店打著野味旗號的小炒,都市的人們倒也吃得津津有味。目前市面上出現一種「白玉蝸牛」的高級螺肉,其實就是人工育種出的乳白色品種非洲大蝸牛,在色澤、口感上更吸引人,因為還無法大量養殖,價錢居高不下。但朋友們要注意,在食用蝸牛時絕對要避免生食,因為若沒有將螺肉高溫煮熟,很容易因為寄生在螺肉中的廣東嗜血線蟲感染,引發腦膜炎等疾病。

    非洲大蝸牛是我們生活周遭很容易看到的蝸牛,在下雨天及夜間,常於農田、果園與樹林間活動,都市的公園、綠地、學校也很常見。他們有兩對觸角,常常轉來轉去搜索四周空氣的味道,第一對觸角頂端還有黑色的眼睛,用於感覺光線變化,若遇到干擾時會像天線般縮回頭部,你知道那觸角是如何伸縮嗎?有機會仔細觀察看看。

 非洲大蝸牛貼圖二.jpg

    白天或乾燥時,牠們往往躲在植物叢或樹幹基部休息,時間長了會在殼口處分泌鈣質薄膜休眠以保存水份。這時容易看到細長的「便便」扭曲堆積在身側。奇怪!怎麼不是在身後呢?原來牠們的肛門在頭部的右上方處。你知道牠們的身體構造為何這樣奇特嗎?請您先去找找答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io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