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到日本人養殖大型甲蟲風氣影響,加上各式各樣的甲蟲酷炫外形吸引,台灣人也無法抵擋甲蟲飼養魅力。不只是學童喜歡養新奇古怪的大型甲蟲,連被蠱惑而飼養的大人們也不在少數!其中,「鍬形蟲」是相當受歡迎的一類甲蟲。

扁鍬貼圖一.jpg 

中文稱呼「鍬形蟲」,是因為牠們背上的堅硬翅鞘外形很像圓鍬。而英文稱其為「stag beetle」(意旨鹿角甲蟲),台語叫做「剪龜仔」等,則是形容其註冊商標,也就是雄蟲頭部那又像鹿角又像大鉗夾的一對大顎。這對大顎可在兩雄爭奪配偶或食物的時候當做夾擊武器,使得雄鍬形蟲看上去特別威武,特別具有吸引力。然而,有一得必有一失,如此別具魅力的大顎卻已喪失原本的囓咬攝食功能!好在,鍬形蟲成蟲都是以舔食樹汁、果液為食。而雌性鍬形蟲的大顎就正常細小多了,這也是雌雄外形間最大的差異。

扁鍬貼圖二.jpg 

鍬形蟲適合生長於熱帶、亞熱帶,台灣特別適合其類繁衍、分布,因此種類不少,至今已有54種類被發現分布於台灣本島及離島各類環境,其中最常露臉的就要屬「扁鍬形蟲」,分布在台灣本島平地到海拔1500公尺以下山區,就連綠島也常見到。扁鍬形蟲在入春之後,由於夜晚具明顯趨光特性,常可在水銀路燈下發現,另外白天也常見於在樹林間覓食樹液,若樹液足夠,還可能利用其扁平的外形躲入樹洞中常駐。成蟲的壽命比一般的鍬形蟲要長,常可越冬,經歷一年以上的壽命,不像許多其他種類鍬形蟲成蟲壽命只有短短幾個月。

扁鍬貼圖三.jpg 

鍬形蟲幼蟲習性和成蟲差異頗大。雌扁鍬形蟲在交配後會尋找林間枯木或腐木,可用其短小銳利的大顎鑽入爛木中產卵。卵孵出後的幼蟲,就是以這腐木纖維或生長其間的菌類為食,無時無刻不在啃蝕著腐木,在枯木間持續往前鑽出一條通道,而排泄物則由肛門往後排出,將身後的通道再堵塞起來。

扁鍬貼圖四.jpg 

    鍬形蟲幼蟲外形像典型金龜子類甲蟲幼蟲,我們稱做「蠐螬」,身體常成C型。或更常稱為「雞母蟲」,因為雞很喜歡吃土壤中的這類小蟲。扁鍬形蟲幼蟲就利用著森林中死掉的植物樹幹,對於清除森林中的腐朽樹木有很大貢獻,是森林中不可或缺的角色。幼蟲期將近一年,之後會在腐木中用排泄物製作出一光滑的「蛹室」化蛹,待破蛹而出後就完全變態為成蟲,如此生生不息。

扁鍬貼圖五.jpg 

扁鍬貼圖六.jpg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io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